游客
题文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不包括(   )

A.王韬 B.薛福成
C.郑观应 D.谭嗣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 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

A.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B.九品中正制存在明显弊端
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D.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是(  )
①防范宰相擅权②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③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④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