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