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刚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蜂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__。(选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蜂蜡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都是0.5N,在A点挂四个钩码时,在B点应挂  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

(3)若A位置所挂钩码不变,取掉B位置的钩码,在C位置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力F,则这个力的大小等于  N时,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就越  (选填“大”或“小”)。

(2)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方向,发现右边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改变,由此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把探头慢慢下移,发现右边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从而得知: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察到探头在相同的深度时,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南丹县盛产锡矿,素有“锡都”之称,刘洋同学捡到一小块锡矿石,想测出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他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刘洋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

(3)他用细线绑住矿石放入盛有20cm3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cm3,矿石的密度为   kg/m3

小明观察发现家里轿车的前灯有好几组,且灯丝粗细不同,发光的亮度也不同,他猜想车灯的亮度可能与灯丝的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了模拟电路,并选择下列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L1“2.5V 1.25W”、L2“2.5V 0.5W”各一只,代替轿车前灯)、电流表、电压表等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按图甲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  ,并将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处。

(2)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L1、L2均不亮,A、V1无示数,V2有示数,则电路出现的故障是   

(3)排出故障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观察共记录灯泡发光情况,填入表一,当变阻器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A,此时发现灯L2发光异常耀眼,原因是   ,此时,他应该   

(4)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两灯串联,灯泡的灯丝越细,发光越 

(5)然后,小明按图丙所示设计连接电路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如表二,根据表二可得出结论:两灯并联时,灯泡的灯丝越细,发光越  

表一:

灯泡L1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灯泡

L2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0.6

0.12

不发光

1.5

0.12

微亮

0.8

0.16

微亮

2.0

0.16

不很亮

1.0

0.20

微亮

2.5

0.20

较亮

1.3

不很亮

3.25

异常耀眼

表二:

灯泡L1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灯泡

L2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1.0

0.2

微亮

1.0

0.08

不发光

1.5

0.3

不很亮

1.5

0.12

微亮

2.0

0.4

较亮

2.0

0.16

不很亮

2.5

0.5

明亮

2.5

0.20

较亮

(6)小明完成实验后有困惑,通过向爸爸请教,明白了轿车的同侧前灯是可以不同时工作的,在额定电压相同时,若想要更换更亮的轿车前灯,应选择灯丝较  (选填“粗”或“细”)的灯泡。

小明在玩“水枪”玩具时,发现“水枪”水平放置,如果推动活塞的速度越快,水枪离地面的高度越高,水就会射得越远,据此,他提出了如下猜想:在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与抛出的初速度及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为验证猜想,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让小球从斜槽上自由滚下,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槽时具有一定的  ;小球从斜槽滚下,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保持   不变,分别让同一小球从斜槽上A、B、C位置由静止自由滚下,分别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SA、SB、SC,发现SA>SB>SC.这表明: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与   有关。

(3)逐步降低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3,每次都让同一小球从斜槽上A处由静止自由滚下,分别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s1、s2、s3,发现s1>s2>s3.这表明: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与   有关。

(4)若在水平槽铺上毛巾,使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3,让同一小球从斜槽上A处由静止自由滚下,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为s4,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应该有s4   s3(选填“>”、“<”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