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 cm,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起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 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 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小红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如图甲、乙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0 |
84 |
88 |
92 |
96 |
98 |
98 |
98 |
(1)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作图像1分)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4 |
-2 |
0 |
0 |
0 |
0 |
1 |
2 |
(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
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和。
(2)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
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大头针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 ▲的不同,可以判断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
引大头针的个数 ▲(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 ▲_,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 ▲(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 ▲,电磁铁磁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