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若卫星在半径为的绕月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则其线速度大小是
A.![]() |
B.![]() |
C.![]() |
D.![]() |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美“牵手”,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如图)。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
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远距离导引段,神舟八号应在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某处 |
B.在远距离导引段,神舟八号应在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前下方某处 |
C.在组合体飞行段,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km/s |
D.分离后,天宫一号变轨升高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 |
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足(弹簧始终竖直且在弹性限度内)()
.当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B.当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势能最大
C.当小球运动至最高点时,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势能最大
D.当小球运动至最低点时,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势能最小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6 s末,物体离小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30 m |
B.在5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35 m |
C.在0~6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 m |
D.在第5 s内的加速度和第6 s内的加速度相等 |
某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让光子能量为8.8 eV的一束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这种原子上,这种原子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波长)的光。关于这种原子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长最长的光的光子能量为1.2 eV |
B.波长最长的光的光子能量为2.8 eV |
C.频率最高的光的光子能量为4.8 eV |
D.频率最高的光的光子能量为8.8 eV |
一振动周期为T、位于x=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关于在
处的质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振动周期为T,速度的最大值为v |
B.若某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该时刻波源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
C.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
D.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一定在波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