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的工作轨道是100公里环月圆轨道Ⅰ,为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图中B点正下方)进行精细成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二号卫星实施了降轨控制,嫦娥二号在A点将轨道变为椭圆轨道Ⅱ,使其近月点在虹湾地区正上方B点,距月面大约15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卫星在A点的势能大于在B点的势能 |
B.嫦娥二号卫星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相等 |
C.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Ⅰ上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D.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 |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6 s末改变运动方向 |
B.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内的加速度 |
C.前6 s内的位移为12 m |
D.第8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
在同一张底片上对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拍照的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0.25 m/s | B.0.2 m/s |
C.0.17 m/s | D.无法确定 |
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但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落到地面,这主要是因为( )
A.它们的重量不同 | B.它们的密度不同 |
C.它们的材料不同 | 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 |
一个小球从5 m高处落下,被水平地面弹回,在4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取向下为正方向)( )
A.位移为9 m | B.路程为-9 m |
C.位移为-1 m | D.位移为1 m |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 B.速度、速率、加速度 |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 D.速度、路程、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