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美好的,战争是残酷的,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 B.索姆河战役 |
C.凡尔登战役 | D.敦刻尔克战役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庄子、韩非子 | B.老子、孔子 | C.庄子、孔子 | D.孟子、荀子 |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
如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雕塑《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该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
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
A.智者学派 | B.苏格拉底学派 |
C.启蒙思想家 | D.自然哲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