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伏且不变,电阻R1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端移到右端,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A.6~2.4伏 0.12~0.3安 | B.6~2.4伏 0.3~0.12安 |
C.0~2.4伏 0~0.12 安 | D.6~3.6伏 0.2~0.12安 |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D.ρ甲=ρ乙=ρ丙
如图,水平地面ABOCD,以O点为界,AO段是一种材质,OD段是另一种材质.细线一端系在物体上,绕过轻质滑轮,另一端系在墙上,拉滑轮的水平力F恒为4N,物体经A点开始计时,此后各段路程及耗时见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区间 |
AB |
BO |
OC |
CD |
距离 |
1m |
1m |
1.5m |
2.5m |
耗时 |
1s |
1s |
1s |
1s |
A.物体在CD 区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m/s
B.物体在BO区间运动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4N摩擦力
C.物体在OC区间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3J
D.物体在BO区间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W
图甲是小明的插线板,他发现开关控制着对指示灯和插孔的供电,同时他又发现即使指示灯坏了,只要开关是闭合的插孔仍然有电。他据此画出了开关、指示灯(带保护电阻)、插孔与火线、零线的连接电路原理图(如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指示灯和保护电阻是并联关系
B.指示灯(带保护电阻)与插孔是并联关系
C.指示灯(带保护电阻)与开关是并联关系
D.图甲中插孔之间是串联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C.秋天的下半夜,草尖上、花瓣上出现露珠
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