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
B.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困难 |
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 |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有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185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加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
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
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与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区别很大。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比较合理的是
A.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利益,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共同争取的权利 |
B.德国迫切要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法国要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
C.德国是为了维护军国主义传统,法国君主派是为了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 |
D.德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一成果,法国主要是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 |
罗马法中的“最高裁判官法”运用皇帝特许他们颁布告示和命令的权力,在处理民事案件时便可以针对旧法不能满足新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对新出现的法律关系给予司法保护和有效调整。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严谨与苛刻 | B.专制与独断 |
C.形式与随意 | D.务实与灵活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模式。这一变化
A.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 |
B.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 |
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 |
D.说明“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