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小题。
①“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②“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③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④“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甲)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⑤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乙)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⑥“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⑦“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⑧“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丙)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⑨“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0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写的内容。
分析选段中三处画线语句,说说分别表现了老大臣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甲处:                        
乙处:                         
丙处:                          
第9段中,骗子在描述布料的“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时,老大臣为什么“注意地听着”?
老大臣的表现与皇帝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芦花荡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这里的“愿望”指什么?
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飘舞一次,美丽一次》,完成小题。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①在所有飞翔的昆虫里,我一直对蝴蝶抱有某种好感,原因也许是蝴蝶与生俱来的美丽。
②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漫不经心地忽略了。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③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人我眼睛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了。
④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然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⑤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下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我想象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样一句诗意的言词。
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象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眩丽妆点着这个自然界。
⑦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平也很短暂。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⑧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点点黑,像是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我拼命追赶着,但是终于没能追上。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但是,第二年,同样在这个原野里,我却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所填满。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是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⑨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一样,蝴蝶的美丽总是长不过冬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了。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也不再是去年的蝶。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飘舞一次。
⑩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丽的渴盼总是特别强烈。蝴蝶不仅是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也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心里。
11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也许,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眩丽。
12不是这样吗?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请概括作者喜爱蝴蝶的原因。(3分)
结合文意,说说第11段中这句话的的含义。(3分)
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
第⑧段中蝴蝶已经飞远,为什么“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3分)
结尾作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20字)

阅读《谈尊严》完成小题。
谈尊严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
②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扪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
③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提。当一个活得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侯,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④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间的深意。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做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⑤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面对敌人的诱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着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⑥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豫地去维护国家的尊严。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载: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⑦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⑧让我们直立双腿,高高站立着,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作者何蓉瑜 有删改)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十个字)(2分)
第①段划线句有何作用?(3分)
请为第⑥段补充一个论据。(3分)
第②段第⑤段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4分)

阅读《生命的时钟》,完成小题。
生命的时钟
朋友的父亲病危,朋友从国外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
我知道他的意思,即使以最快的速度,他也只能在四个小时后赶回来,而他的父亲,医院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随时都有可能停止心跳,已经不可能再挺过四个小时。
赶到医院时,见到朋友的父亲浑身插满管子,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正大口大口急促地呼吸。床前,围满了悲伤的亲人。他们红着眼睛,压抑地低声啜泣着,病房里面充满令人窒息的绝望的气息。
那时朋友的父亲狂躁不安,双眼紧闭着,双手胡乱地抓,好像他要抓住离他很近的又似乎很远的东西,绝望而执着。他的嘴微微嗫喏着,我听到他含糊不清地叫着朋友的名字。
每个人都在看我,似乎空气中倏忽而过了一线微弱的希望之光,人们的目光中充满着无奈的期待。我走过去,慢慢地蹲在他的病床前,轻轻抓起他的手,我说,是我,我回来了。
朋友的父亲立刻安静下来,面部表情也变得安详,他的剧烈的起伏的胸口也平静下来。他用他几乎微弱的力量紧紧的握着我的手。但仅仅过了一会儿,他又一次变得狂躁,他松开我的手,继续胡乱地抓。
我知道,我骗不了他。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儿子。
于是我告诉他,他的儿子现在还在国外,但四个小时后,肯定可以赶回来。我对朋友的父亲说,我保证。 我看到他的亲人们惊恐的目光。
但朋友的父亲却又一次安静下来,然后他的头,努力向一个方向歪着,一只手急切地举起。 我注意到,那个方向的墙上,挂了一个时钟。 我对朋友的父亲说,现在是一点十分。五点十分时,你的儿子将会赶来。
朋友的父亲放下他的手,我看到他长舒了一口气,尽管他双眼紧闭,但我仿佛可以感觉到他期待的目光。 每隔十分钟,我就会抓着他的手,跟他报一下时间。四个小时被每一个十分钟整齐地分割,有时候我感到他即将离去,但却总被一个个的十分钟唤回。
朋友终于赶到了医院,他抓着父亲的手,他说,是我,我回来了。 我看到朋友的父亲从紧闭的双眼里流出两滴满足的眼泪,然后,静静地离去。
朋友的父亲,为了等待他的儿子,为了听听他的儿子的声音,挺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也是最漫长的四个小时。每一名医生都说,不可思议。 后来,我想,假如他的儿子在五小时后才能赶回,那么,他能否继续挺过一个小时?
我想,会的。生命的最后一刻,亲情让他不忍离去。
悠悠亲情,每一个世人的生命时钟。
文章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划线句“我知道他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你认为“他的意思”是什么?(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
“床前,围满了悲伤的亲人。他们红着眼睛,压抑地低声啜泣着,病房里面充满令人窒息的绝望的气息。”这几句话可不可以删掉,你是怎样理解的?
文章最后一句“悠悠亲情,每一个世人的生命时钟。”结合我们的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荷花之谜》,完成小题。
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一一概括回答。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原因是什么?“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沉睡了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划线字“近”能不能删掉?请说明理由。(2分)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