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两端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

(1)实验过程中,他每次改变电阻箱R' 的阻值后,通过调节       ,始终保持      不变。
(2)根据记录的数据,他描画出电流I与电阻箱阻值R'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分析,当通过R' 的电流为0.06A时,电阻箱R'的阻值是         Ω。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移动的过程中(选填“左”或“右”),通过R' 的电流从0.4A变化到如图25丙所示的示数,此时的电流为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1        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⑴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第7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N;物体的密度是kg/m3。如果将圆柱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使其沉入容器底部,则静止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N。
⑵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⑶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 说明
⑷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⑸如果小王还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老师提供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请你帮助小王从中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的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做法。
器材:
实验:

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小明不能采用(填“甲”、“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
⑵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数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
⑶思考并回答: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②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⑷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二是可以防止
(5)有5mL、10mL、20mL三种注射器,你认为选择__mL的注射器好一些,为什么?

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小球质量/g
小球速度
橡皮筋长度/cm
15

10
15
较快
15
15
很快
18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受到(选填“2”、“ 3”) 个力作用,其运动状态(选填“改变”、“ 不改变”)(不计空气阻力)。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4)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明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你说出他的判断依据是

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重12N的铁块和重3N的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⑴实验过程中,小华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__(填“大于”、“等于”、“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乙图中和铁块一起匀速运动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小华比较甲、丙两图,得出了“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4)实验中,如果小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填“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时,
⑴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当天平平衡时,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33.4g。

⑵接着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如图丙和丁显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
⑶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③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测出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④ 根据ρ=(m2-m1)/V算出食用油密度。
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 填“大”或“小”)原因是

⑷如果在实验中量筒打破了,如何利用天平利用烧杯、水等器材,完成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写出简要步骤和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
表达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