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出现有组织的斗争增多,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等特点,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 | B.机会主义思想泛滥 |
C.工人的境况发生变化 | D.欧美各国社会稳定 |
从亚洲革命风暴到亚洲觉醒的发展轨迹来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亚洲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精神 |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
C.亚洲人民斗争水平提高 |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20世纪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
A.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
B.民族资本主义广泛兴起 |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或正在形成 |
D.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件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们。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中国’的思想趋势。在波斯,由于邻近俄国,这种觉醒看来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的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
——布朗《1905~1909年的波斯革命》
材料二亚洲一个小王国(日本)对欧洲一个强大国家的这一胜利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一事件给整个殖民地世界以巨大希望和极大刺激,……使各地被压迫民族激动不已……
一—《全球通史》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本的胜利”、中国的“排外运动”、波斯的“民主改革”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一对“东方觉醒”预见是否正确?对“东方觉醒”原因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
(3)材料一.二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和评价?
19世纪晚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
B.无产阶级成为反帝运动的主体力量 |
C.利用宗教号召各阶层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
D.以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为运动的主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