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
| B.表明了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正逐步觉醒 |
| C.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
|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
|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
|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一致的 |
| 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见表如下,这一现象表明:
| 年份 |
1840年 |
1860年 |
1870年 |
| 数量(万吨) |
1.90 |
5.51 |
10.00 |
| A.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 B.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
| C.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 |
| D.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扩大 |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此观点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
|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
|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
|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D.绝对平均分配产品和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