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的是:
A.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B.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
C.要善于综观全局,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D.要学会“弹钢琴”,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和“单打一” |
2008年9月发布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指出,西藏人民面对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存环境,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文化。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 B.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
C.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 D.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
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中国文明的世界价值做出了深刻阐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汇通 | B.推陈出新 | C.博大精深 | D.源远流长 |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
2008年9月6日,第22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暨泰山·富士山中日友好节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本届登山节活动彰显了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全民化四大新特点。倡导登山节的国际化特点体现了文化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 B.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C.能进一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 D.能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