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一些恶性环境污染事故对百姓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备受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施行,20多年来,对保护中国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已难以适应我国环境保护新形势。目前,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在中国人大网公布,正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日期截至2012年9月30日。您对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有何期待?欢迎网友参与此次调查,关注环保修法,通读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并积极建言,为保护共同的家园尽一份公民责任。 请回答,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及谷物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比率
注: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又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材料一餐桌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开销就达3000亿元,挤占了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为此,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近来,一场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在民间迅速展开,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概括图表(含注)中的经济信息。结合图表和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浙江省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多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发布平台数据,1月15日9时,杭州市1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中,有7个为重度污染,两个为中度污染。专家称控制交通碳排放是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要从根子上解决汽车尾气,一方面要通过补贴或交通政策促进节能小汽车的使用,还要采取一些吸引人乘坐公交的措施。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材料二 当雾霾遇上春节,你还放烟花吗?今年,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春节前夕,多家微博门户网站发起了“禁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得到网友的积极响应。但是也有很多市民表示今年依旧会放炮,因为一年才放一次,不放就缺少过节的气氛了。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内心讲,我是不希望它消失的。如果真的禁放了,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就更加没有年味儿了,况且禁放政策能不能执行下去也不好说。”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理解“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13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亿美元)
注:近年来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由于受国际市场进一步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影响,2012年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9.6%。
材料二 针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继续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一方面,立足当前,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稳定外贸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出口品牌的培育,进出口平台建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我国人民币币值和中国企业状况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根据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提出中国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的措施。
(3)根据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为什么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自我国坚定实行改革开放国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高速发展。东部某市与世界经济的脉搏也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一
注: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目前从世界平均水平看,外贸依存度为41%,其中,发达国家为38.4%,发展中国家为51%。过去10年,该市外贸结构中出口加工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很大。
材料二金融危机以来,该市外向型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更是经历生存的严冬。据统计,该市72.45%的小企业预计2012年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对2012年经营业绩信心较低;3.29%的小企业预计可能大幅亏损或歇业,对未来经营持悲观态度。
材料三面对严峻经济形势,该市准备进一步调研中小企业生存境况和调整帮扶政策。但部分社会人士明确反对政府出手帮扶中小企业,认为“众多中小企业在经济形势良好时把盈利全揣在了自己的口袋,那么当前形势严峻时也理所应当独自面对亏损,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由此引发了激烈的社会讨论。
(1)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指出和说明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三,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才能真实、详尽地了解本市中小企业生存现状。
(3)请运用生产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对材料三中部分群众的观点加以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中国。作为中国首部高清美食纪录片,它拒绝从众跟风,采用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以浓郁中国风的画面,不仅向观众展示了美食形象,更深入探讨了美食与环境、历史、民俗甚至哲学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层联系。它激发广大国民燃起于平凡间探寻生活趣味的激情,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商机:地方特产、锅碗瓢盆热卖,打着“美食之旅”旗号的旅游线路成为热门,同时也为中国电视作品创作方向提供了有益启迪。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已大大超过制造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而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首超3%。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一国占了43%,我国仅占了不到4%,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为此,我国适时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相关知识,分析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所获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及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