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家住鼓楼附近,约好同学夏宇一块儿去景山公园踏青。
(1)韩梅要查询交通路线,用百度地图查到了图1。图1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地图,与传统地图相比,此类地图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三点即可)
图1 图2
(2)韩梅到了景山公园东门,得知夏宇已经到达万春亭。韩梅打开图2,与图1相比,图2的比例尺更____________,范围更____________,图上内容更____________(详细、简略)。通过读图2,韩梅得知自己在夏宇的____________方向,于是确定了行进路线,先向西行,在第一个路口左拐,再沿着道路向____________方向,最后从周赏亭,经观妙亭到万春亭找夏宇。
(3)图3为_______图。夏宇是从南门进入,直接登上万春亭。她打开图3,发现自己所在地的海拔高度超过_______米,当韩梅到达周赏亭时,两人所在地的相对高度在_______(选择填空)。
图3
| A.5米到10米之间 |
| B.10米到30米之间 |
| C.30米到50米之间 |
| D.60米到80米之间 |
(4)两人相见非常高兴,开始对比爬山路线。韩梅发现自己的行进路线是沿着_______(山谷、山脊)登顶,走过的路程较_______,所爬的坡度较_______。
读环渤海地区部分省区图(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铁路线A为 线,B为 线.
(2)由青岛乘坐轮船到大连旅游,经过的海域是 .
(3)目前,山东半岛地区(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增长迅速,“外向型”渐显,试从位置、交 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至少写两条.
(4)近年来,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至少一条).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它是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乙是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
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 (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 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 (季节),其水汽来源于 洋和 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 、 .
(3)冬季,我国盛行 风和 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 (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 (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 .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2)图中,字母A是 (国家),B是 (国家),C是 (国家).
(3)图中,数字①是 (海洋),②是 (海洋).
(4)图中,甲是 (山脉),乙是 (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 ,其行政中心是 .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 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 .
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 项目 |
规模大小 |
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少 |
有无农田、果园、池塘 |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
| 乡村 |
||||
| 城市 |
(2)造成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多少B、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C、人口性别的结构 D、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3)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填“城市”或“乡村”)
(4)图中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5)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闭塞,通信不畅 D、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6)图中A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建一处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