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历史依据是
|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市场经济 |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计划经济 |
| C.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
“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
| A.《日出·印象》 | B.《干草堆》 | C.《鲁昂大教堂》 | D.《毕加索自画像》 |
《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 A.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 D.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
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②一国两制③大跃进运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
下图历史文件中收录了标语,如:“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这一文件可能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 B.五四运动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甲午中曰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