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属于东北区特点的是( )
A.春雨贵如油 | B.盛夏“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
C.伏旱 | D.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 |
读下表,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
长江以南 |
长江以北 |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 |
81% |
19% |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
36.5% |
63.5% |
水资源利用率 |
5.5% |
63.8% |
人口(亿) |
7 |
5.5 |
耕地占全国的 |
1/3 |
2/3 |
水资源前景 |
1 700亿立方米以上 |
缺水890亿立方米 |
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
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少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C.浪费更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 |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问题。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加强城市涝灾午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②⑤⑥ |
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资源,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3%是淡水。图是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资源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各大洲淡水资源、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读图回答各题。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非洲 | B.亚洲大洋洲 | C.南美洲欧洲 | D.南美洲大洋洲 |
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
A.亚洲 | B.北美洲 | C.南美洲 | D.非洲 |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
B.淡水湖泊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
C.冰川、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
D.深层地下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浙江省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的原因是()
①人口密度大②水资源污染严重③降水总量少④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措施,正确的是()
A.合理开采地下水 |
B.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C.海水淡化 |
D.修建更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
水资源短缺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城乡一体化 |
B.增加水稻播种面积 |
C.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
D.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