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一战” 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
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宗正主管皇室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
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秦朝( )
①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实行分封制 ③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发明本心 | B.心即理也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