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登缥缈峰
吴伟业
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最高尚有鱼龙气,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芫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
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注】①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②江湖:偏义复词,义在“湖”,这里指太湖。③鱼龙气:指太湖水汽。
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闲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 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 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 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 依止古先生?
【注】 禅观:即禅理、禅道。
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顺帝元年寒食日祭扫祖墓时。作者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大破金兵,暂时稳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终宋朝还是灭亡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你是如何理解诗中“啼鹃”这一意象的?请结合末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阅读下而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得张正字诗①
[宋]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冬,诗人因对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辞要职,闲居江州。
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首、颔、尾联内容,简要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山亭避暑
真山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注:真山民: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宋末进士,亦无确考。宋亡遁迹隐沦,所至好题咏,自称山民。
诗歌颈联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志?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