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3年北京-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回答了列问题:
北京-苏州、上海、杭州
T85 |
T31 |
T21 |
1461 |
车次 |
|
北京 ↓ 苏州 |
北京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北京 ↓ 上海 |
自北京起千米 |
站名 |
17 :01 20 :34 21 :46 2 :40 4 :35 6 :27 6 :54 |
15 :50 ↓ 20 :21 1 :16 ↓ ↓ ↓ 5 :45 ↓ |
18 :00 ↓ 22 :31 3 :26 ↓ ↓ ↓ ↓ 8 :00 |
15 :18 19 :55 21 :36 5 :06 7 :48 10 :53 11 :24 ↓ 12 :27 |
0 376 479 979 1160 1337 1379 1458 1463 |
北京 德州 济南 蚌埠 南京 无锡 苏州 上海西 上海 |
第21次列车的始发站是________,终点站是________,它与________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_______________次列车快,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蚌埠到上海,需运行________千米,最少需花费时间________________。
一位采购员从北京出发,第二天需到上海,途中还要在无锡买一批丝织品,请设计最佳的乘坐车次,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远处的山是_____,从形成原因看,它是一座_____山;近处的花是______,它是日本的国花。
(2)图中的景观位于_____岛上,该岛屿是日本的第_____大岛。
(3)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海洋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
(4)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沿岸和_______沿岸的狭窄地带。
(5)有人说日本的经济很发达但又很脆弱,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水系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______和______地区。
⑵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________作为输水主干河道;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________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一直流向_____、天津。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_______,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
A;B;C;D。
⑵图中城市①为大连市,该城市位于______线上;②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③为_______市,是该工业区的核心城市。④为_______市,该城市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_______________型高新技术产业。
⑶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其中A临渤海和______海;C主要临东海;D临______海。
⑷我国重工业基地是。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⑵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和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林业集中分布在①林区和②______林区,以及④____林区,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_________地区。
读图,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⑴高原:A青藏高原, B____________。
⑵平原: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⑶盆地: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⑷山脉:G____________,H大兴安岭, I__________,J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