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种观念源于理学提倡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
C.存天理,灭人欲 |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
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下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顺治朝 |
康熙朝 |
![]() |
乾隆朝 |
|
三 亿 |
![]() ![]() |
![]() |
||
二 亿 |
||||
一 亿 |
||||
年份 |
1661 |
1722 |
1734 |
1794 |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
C.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粹主义 |
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
A.青苗法 | B.募役法 | C.方田均税法 | D.农田水利法 |
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
A.均田制 | B.屯田制 | C.租庸调制 | D.地丁银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