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也在进行导弹的研制工作。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研制出可用于实战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并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此次成功爆炸的时间在( )
A.1964年 | B.1966年 | C.1968年 | D.1970年 |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A. | 割让香港岛 | B. | 赔款白银4.5亿两 |
C. |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D. |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
某班举行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A. | 帝国中兴 | B. | 短暂繁荣 |
C. | 盛世危机 | D. | 政权并立 |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 | 经济重心南移 | B. | 政治统治开明 |
C. | 城市经济活跃 | D. | 民族融合加强 |
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A. | 春秋诸侯争霸 | B. | 汉末军阀割据 |
C. | 魏晋北民南迁 | D. | 隋朝暴政而亡 |
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