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现象提出来的( )
A.α粒子散射实验 | B.氢原子光谱实验 |
C.光电效应实验 | D.阴极射线实验 |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落体,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它在空中自由落体的过程称为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Ⅱ,则( )
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小于重力的冲量 |
B.过程Ⅱ中钢珠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
C.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重力冲量的大小 |
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阻力的冲量 |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
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木块A置于B上,并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的合外力对A不做功 | B.B对A做正功 |
C.B对A的摩擦力做负功 | D.A对B不做功 |
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 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则正常骑行自行车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A.3m/s | B.4m/s | C.13m/s | D.30m/s |
两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一段位移后,力F1对物体做功4 J,力F2对物体做功3 J,则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7 J | B.1 J | C.5 J | D.3.5 J |
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错误的为:( )
A.A.B两点间电势差为2mV02/q
B.微粒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大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V02/2g
D.从A到B微粒作匀变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