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2+的半径小于N3-的半径 |
B.H2O比H2S稳定是因为H2O中存在分子间氢键 |
C.SiO2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O2,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
D.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
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A.0.008 889 | B.0.080 0 | C.0.120 0 | D.0.240 0 |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 =" 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
B.若某温度下,反应后![]() ![]() ![]() |
C.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 |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 ![]() |
将25%的硫酸溶液和5%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15% | B.大于15% | C.小于15% | D.无法估算 |
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 B.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
C.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