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一定温度时,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s)+B(g)C(g)+D(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             
(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写字母编号)
A. 体积分数组成C%=D%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Al的同时生成n molC
C. 温度和体积一定是,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D. 温度和体积一定是,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3)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T2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是     。(填写字母编号)
A.升温           B.加压         C.催化剂       D.增加A的量
(4)升高温度到T℃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3mol B,发生上述反应。平衡后测得K=1。然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容积至原来的10倍,结果A的百分含量始终未改变,则此时B的转化率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KNO3中的NaCl杂质-----------结晶.重结晶
B.除去食盐中的泥沙-----------过滤
C.除去KCl中的K2CO3------------加适量盐酸
D.除去碘水中的水-----------升华

(06年上海化学26)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 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第四周期第六个元素的价电子构型是

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数依次之和为35,A、C同族,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三种元素分别是____ 、 ____ 、___ __。
②A、B、C之间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③分别写出A、B、C的电子排列式:
A_____;B____;C_____

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10-10m)
1.52
2.27
0.74
1.43
0.77
1.10
0.99
1.86
0.75
0.71
最高价态
+1
+1
/
+3
+4
+5
+7
+1
+5
/
最低价态
/
/
-2
/
-4
-3
-1
/
-3
-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填编号)。
(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写分子式)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若物质Na2R3是一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请你尝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