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成θ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顶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F·cos![]() |
B.F·sin![]() |
C. (Fsin +mg) |
D. (mg—Fsin ) |
如图所示,在做“寻找等效力”的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上,另一端连接两根细线,然后通过细线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点O,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和两细线的方向以及结点O的位置;然后改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再次拉到O点,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线的方向.请问:为什么两次要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
| A.这样可以方便作图 |
| B.其实两次结点不是拉至同一位置也可以 |
| C.这样做可保证两次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
| D.这样做可保证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微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 |
| 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
| C.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
| D.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
一个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S=5t+5t2 (采用国际单位制),则
| A.物体的初速度是5m/s |
|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 |
| C.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 |
|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 |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相对于同一坐标原点的s-t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
| C.乙比甲先出发t1时间 |
| D.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 |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只受重力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
| B.在第1 s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是1∶3∶5 |
|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
| D.由静止开始出发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