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②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②青山:在当涂县东南,谪仙李白死于当涂,初葬于采石矶,后改葬于青山。结合全词,分析词中“愁与恨”的内容。
这首词作以景语发端,又以景语结尾。试结合全词简析写景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请简要赏析首联中“访”字的妙处。
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的革新运动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对于本诗的最后一联,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诗话》中提出非议说:“梦中安能见郢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