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京市为建地铁三号线,决定移除数百株有百年树龄的被市民视为“城市灵魂”的梧桐树,该做法引发了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至2011年3月17日,南京市政府在舆论压力下,终于出台一个有利保护古树的规定:“所有市政工程规划、建设都要以保护古树为前提,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办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月亮绕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这是因为 (  )
①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于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联系 
③规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④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中“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

近期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这说明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