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题。当地在资源开发初期最有可能发展的是( )
| A.高耗能工业 | B.食品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金矿开采 |
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
| B.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
|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
| D.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
读下图澳大利亚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30°纬线上一共穿过多少个板块
| A.4 | B.5 | C.6 | D.7 |
关于图中洋流及附近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洋流属于风海流 |
| B.该洋流附近陆地植被茂盛 |
| C.该洋流对沿岸降温减湿 |
| D.该洋流自北向南流 |
当重庆处于多雨季节时,图中下列各地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吹西北风 | B.乙地吹西北风 |
| C.丙地吹东北风 | D.丁地吹东北风 |
读下表 “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省级行政区 |
人口总数(万)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
农田灌溉用水量(m3/人·年) |
万元GDP用水量(m3/人·年) |
| 江苏 |
9566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 宁夏 |
630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A. 江苏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小,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大
B. 降水总量较江苏少是宁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大的主要原因
C. 两省万元GDP用水量差异性大的主要是自然环境决定的
D. 江苏省的年用水总量较宁夏少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面关于尼罗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 B.径流量从上游向下游递增 |
| C.以雨水补给为主 |
| D.是非洲最大的内流河 |
利伯维尔日出时,其所在时区区时是
| A.6时 | B.6时20分 | C.5时20分 | D.6时40分 |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
|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
|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A.气温的日较差小 |
|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
|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
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
|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
| C.向生态化方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
|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A.甲国→乙国→丙国 | B.乙国→丙国→甲国 |
| C.丙国→甲国→乙国 | D.丙国→乙国→甲国 |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
| B.该产业转移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
|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
| 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