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汉朝时()

A.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政策的放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下表是1913~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这组统计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品种
1913年
1916年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1931年
1936年
原料
29.1
24.7
23.9
31.3
35.4
37.7
35.8
半制成品
38.7
43.2
37.5
38.9
34.8
32.5
23.2
制成品
12.2
11.0
14.6
13.8
13.3
13.6
16.3

A.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
B.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下列有关经济政策的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后的评述与该语句不相符的是()

A.“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反对弃本求末
B.“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认为农业是天下最重要的行业,应加以重视
C.“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不可偏颇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强调工商为末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
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
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