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
| B.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 |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 |
| D.《悲惨世界》《人间喜剧》——浪漫主义 |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
|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 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
| D.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描述某一时期的中共活动:“他们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着独立的、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下列文章发表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 C.《论持久战》 | D.《新民主主义论》 |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
|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当时中国
| A.与美关系全面缓和 | B.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 |
| C.急于改善中美关系 | D.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