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的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的分析灾害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德国的古典哲学 D.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思想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的观点

楚汉战争历来引起人们的感怀。“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宋·王安石《乌江亭》)诗人这里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 )

A.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就中国而言,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7次日全食、8次日环食和1次混合型日食(全食过程中带有环食现象),总计16次。中国境内下一次经过多个大中城市的日全食就要等到2035年9月2日。这一事实说明( )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C.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