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_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多选扣分)
(a)装HCl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的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表面破损的铝制品,放久了破损处会有一层“白毛”产生,“白毛”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溶液,写出形成“白毛”的化学方程式。
野外铺设钢轨时,通常用铝和氧化铁混合粉末反应得到的液态铁来焊接钢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 (填:吸或放)热反应,其中铝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铜、铁、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三种金属。
它们在人类的金属使用历史中,由早到晚的顺序为。
(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42-、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①是_________;操作②是_________;操作⑤是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操作②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
(3)加入足量的X、Y、Z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它们依次是BaCl2溶液 、KOH溶液和 ____溶液。
(4)检验无色溶液B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
生活中为了延长鲜花的寿命,通常会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下表是0.5L某种“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及含量,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质量(g) |
摩尔质量(g/mol) |
蔗糖 |
25.00 |
342 |
硫酸钾 |
0.25 |
174 |
阿司匹林 |
0.17 |
180 |
高锰酸钾 |
0.25 |
158 |
硝酸银 |
0.02 |
170 |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A.蔗糖B.硫酸钾C.高锰酸钾D.硝酸银
(2)“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要求用原始数据书写出表达式,不需要化简)
(3)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鲜花保鲜剂”的保鲜功效,需配制多份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研究。现欲配制48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鲜花保鲜剂”,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4)配制上述“鲜花保鲜剂”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入贴有标签的试剂瓶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G.用电子天平称量各组成成分,并把它们放入烧杯中混合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鲜花保鲜剂”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