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其中位于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深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的是:
A B C D
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地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上 |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
C.南回归线上 | D.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
图1中A日时
A.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 |
B.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
C.太阳辐射正值全年最强 |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一般用7.5吨的甘薯经传统工艺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同时会产生0.75吨CO2、12.44吨的酒糟和4千克的杂醇油等。图为用甘薯作为原料生产乙醇的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燃料乙醇的生产企业属于
A.动力指向型工业 | B.原料指向型工业 |
C.市场导向型工业 | D.技术指向型工业 |
图示产业链有利于
①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②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③污染物的零排放
④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⑤物质的循环利用
A.①②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省会的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住宅区、行政区、工业区、文教区 |
B.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工业区 |
C.文教区、商业区、绿地、住宅区 |
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
图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a | B.b | C.c | D.d |
图中农田区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地下水漏斗③塑料薄膜污染 ④大气污染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为“吉林省聚落演变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聚落密度越大的区域
A.人口密度越大 | B.聚落数目越多 |
C.城市服务功能越多 | D.建筑物密度越大 |
1990年吉林省的聚落密度大致
A.由南北两侧向中部递减 | B.由东西两侧向中部递减 |
C.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减 | D.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减 |
从1820年到1990年吉林省的聚落密度有显著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政策变化 ②气候变化③交通线建设
④地形变化⑤农业发展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80到90年代,温州市涌现出一批家族式企业,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读表,回答下题。
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温州和全国的统计数据
温州 |
全国 |
||
人口总数 |
912.21万 |
13.7亿 |
|
比2000年增长 |
20.69% |
5.84% |
|
年龄 构成 |
0—14岁 |
14.31% |
16.60% |
15—59岁 |
74.64% |
70.14% |
|
60岁以上 |
11.05% |
13.26% |
|
城市人口比重 |
66.02% |
49.68% |
温州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 | B.人口出生率比全国高 |
C.人口老龄化比全国严重 | D.青壮年人口迁入多 |
温州城市化过程目前处于
A.初期阶段 | B.加速发展阶段 |
C.后期阶段 | D.衰落阶段 |
温州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是
A.外资企业建立 | B.乡镇企业发展 |
C.私营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