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将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图4中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

A.保持水源 B.净化水质
C.调节气候 D.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沟渠纵横。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 )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 C.“V”字形河谷 D.冲积扇

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甲 B.丙 C.庚 D.乙

下面为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

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东部 B.四川盆地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B.受准静止锋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区域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沿岸气候炎热,沙漠广布
C.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D.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森林茂密

乙地年降水量在2000 mm以上,其降水丰富的原因之一有

A.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上,多地形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C.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北坡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 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M 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冬至日正午,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则 P、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 米 B.400 米 C.500 米 D.600 米

图中P点位于Q点的方向及P点附近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西南 320米 B.东北 220 米 
C.东北 320 米 D.西南 220 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