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淮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回答小题。
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图所示过程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 |
B.②图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降温 |
C.③图反映了冬季风的成因 |
D.④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水的主要成因 |
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 400万,离该市1 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500万”的数值是
A.人口合理容量 | B.最适宜人口数量 |
C.环境人口容量 | D.确定不变的 |
下列措施可以使“1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A.控制人口的增长 |
B.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
C.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调入 |
D.努力开发当地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 B.从亚洲迁往拉美 |
C.从亚洲迁往西亚 | D.从欧洲迁往非洲 |
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贵州 | B.重庆湖北 |
C.安徽上海 | D.山东河南 |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 B.①④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⑦ |
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A.推进城市化进程 |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
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
下图是“某国家的人口资料图”,下列有关该国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从经济水平看属发达国家 |
B.该国人口增长快但产业结构合理,因而失业问题并不严重 |
C.该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 |
D.该国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迅速和人口分布不均衡 |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 B.1990-2000年之间 |
C.2000-2004年之间 | D.2004年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