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小题。

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 A.a→c→b→d | B.b→c→d→a |
| C.c→b→d→a | D.d→a→c→b |
据图6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
|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0~11题。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 |
| B.干湿季分明 |
|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
|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
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 B.水稻 |
| C.棉花 | D.青稞 |
读下图,完成5~6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
|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 D.坡度接近90°,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
| C.坡面径流流速小 |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
下图是“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迁”,完成3~4题。
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 A.1470~1520年 | B.1620~1720年 |
| C.1840~1890年 | D.1910~1950年 |
中国与挪威相比
| A.气候的冷暖变化呈正相关 |
| B.公元1000年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 |
| C.气候冷暖变化呈负相关 |
| 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 |
第6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将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布举行。下表是华盛顿、釜山、多伦多、马尼拉等4个参会城市的地理数据,读表后完成1~2题。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万) |
GDP(亿美元) |
月降水量(多年平均) |
月均温(多年平均) |
||||
| 2003年 |
2004年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
| ① |
763.3 |
382.0 |
666 |
680 |
37.8 |
258.8 |
3.5 |
24.6 |
| ② |
177 |
60.7 |
259 |
266 |
69.1 |
96.5 |
1.4 |
26.7 |
| ③ |
630 |
92.1 |
10.6 |
9.9 |
19.0 |
419.6 |
26.5 |
28.5 |
| ④ |
632 |
248.2 |
1 388 |
1 455 |
59.7 |
67.5 |
-4.2 |
22.2 |
四个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华盛顿 | B.釜山 | C.多伦多 | D.马尼拉 |
有关四个城市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城市有①②③ |
| B.2004年GDP增长率多伦多大于华盛顿 |
| C.四城市气候都明显地受到暖洋流的影响 |
| D.在四个城市中只有①②④具有政治职能 |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24~25题。
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 A.红壤 | B.黑土 | C.紫色土 | D.棕壤 |
该地区最具发展前途的能源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 B.水能 |
| C.地热能 | D.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