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提醒幸福 毕淑敏
①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②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③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④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⑤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⑥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⑦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⑧那就是幸福啊!
⑨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⑩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⑾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
⑿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⒀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⒁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⒂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⒃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⒄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⒅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
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会借了它们的衣裙,袅袅婷婷而来,走得近了,揭去帏幔,才发觉它有钢铁般的内核。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⒇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21)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
(22)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23)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
(24)所以,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成面粉,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
(25)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26)所以,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27)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28)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9)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第(2)自然段中“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一句中的“皓月”和“风暴”分别有什么含义? (2分)
皓月:________________ 。 风暴: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幸福”,作者笔下“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生有灾难也有幸福,对待灾难和幸福应该各持什么态度?
仿照横线前的例句,再各写一个句子。(4分)
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本文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4分)
A.文章开头反复强调人们已经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是为了强调提醒的重要。 |
B.对灾难的恐惧并不能消除灾难,战胜灾难靠的是应变和从容不迫的心态。 |
C.本文善用比喻。例如用“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才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形象地说明幸福离我们很远。 |
D.“没有人预报幸福”,是因为幸福靠争取,不像灾难可能从天而降。 |
E、作者认为丰收的季节,人们应该渲染喜悦,享受幸福。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______
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③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记叙文,回答下面问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的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请从上边两段文字中摘抄一例你最为欣赏的动作或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
摘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在地下,()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0)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的应是( )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着。(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
(3)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的。(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
(4)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
A.② ① ③ ③ | B.① ③ ② ② |
C.① ② ③ ③ | D.① ② ③ ② |
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动词应是( )
①拉 ②抓 ③掷 ④扔 ⑤踩 ⑥踏
A.② ③ ⑥ | B.① ④ ⑤ |
C.② ④ ⑥ | D.① ③ ⑤ |
联系上下文,下列各项对划线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分析:“精神的虐杀”具体是指“我”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
B.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分析:“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极度后悔、内疚、自责,心情感到万分沉重。 |
C.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分析:后悔自己不该看那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使自己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
D.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 |
分析:“生”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不能直接表现出小兄弟确实受到了“精神的虐杀”的一项是( )
A.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 B.失了色瑟缩着 |
C.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 D.苦心孤诣地来偷做 |
找出下列对《风筝》一文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
B.作者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一种反映。 |
C.《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深情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散文。 |
D.《风筝》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主题明确,思想深刻,情词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13分 )
拒绝冷漠,给世界一点温暖
①前不久,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虽经医院全力抢救,小悦悦还是离开了人世。
②18∶1,多么让人遍体生寒的数字!见死不救甚至用冷漠来助纣为虐,是在撕裂社会的良知底线,消解公众灵魂深处的仁义善念。我们应该拒绝冷漠,给世界一点温暖。
③拒绝冷漠,见义勇为,让我们感受到道德的巨大力量。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在看到孩子躺在马路上抽动的那一刻“只想着救人”的陈贤妹,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桩个案里的悬殊比例,并不能成为社会道德的代表。陈贤妹并不孤独。我们完全可以举出另外的个案,像勇敢地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更不用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举国相助和志愿者的驰援……在这些朴实的草根大众心中,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天经地义。
④冷漠会使个人失去生活的意义,使社会发生道德的危机。习惯了冷漠的人,就像一个无情的冷血动物,远离了人的本性。冷漠与不信任形成恶性循环,使得不少人在他人遇到危难的时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对他人的危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厚障壁,社会缺少了应有的和谐。台湾作家龙应台强调,冷漠是开放的民主社会最恐惧的危机。冷漠的后果就是将决定自己及下一代未来的权利,交给自己可能最不愿意的人手里,那就代表自食恶果的未来。
⑤我们都是一个路人,假如有一天,灾难降临你的头上,而你又无力反抗,那时你多么希望有人帮扶你一把,多么希望人心有一点真爱,哪怕只是一句安慰,半句祝福,你也不会感到那么孤单无助。可是每一个人都对你冷漠无情,你是否会对社会感到绝望,会对身边的人感到失望?你是否会埋怨舆论的无声,会怪责道德的沦丧,政府官员的无能?
⑥有人说,小悦悦是冷漠祭坛上的牺牲品、祭品。到了该拆除祭坛的时候了。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正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官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应该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的国家才值得信赖。
⑦哲学家周国平也说过:“让我们记住,我们不要由孤独和愤恨而堕入冷漠,保护爱心、拒绝冷漠乃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灵魂的一份责任,也是我们对于社会的一份责任。”让我们拒绝冷漠,给世界一点温暖。第①段叙述一则新闻事件的作用是什么?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著名导演冯小刚谈到小悦悦事件时说:“冷漠在我们的民族性里,是源远流长的。”其实不单是我们民族,其他民族也有类似情况。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中找出一则关于“冷漠”的典型事例概括的写在下面。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17分)
三分春色一分愁
(台湾)丁颖
①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迎面姗姗而来的——春,似一位多情美丽的姑娘,浑身带着一种困人的诱惑,妩媚的挑逗,多么使人陶醉啊!
②她若久别重逢的故人,给浪迹他乡的游子捎来无限温情;枯萎的生命又涂上一抹绿色的希望。我爱冬天,更爱春天;我爱冬天的雪,益爱春天的太阳。因为,人的心没有雪那样纯洁,春阳那样温柔。亚热带的冬,虽不像北国那样冰天雪地,但,却有北国深秋的情调,惹人遐思与怀想!而春天,倒有着浓郁的故乡气息呢!
③“春色恼人眠不得”,燕语呢喃,落花飞絮,徘徊庭前篱下,缕缕莫名的惆怅和空虚萦绕胸臆。心之深处像是失去了什么,而究竟失去了什么呢?我亦茫然。
④傍晚,怀着书本,懒洋洋地躺在绿菌的草坪上,凝视着蔚蓝的苍空。几片淡淡的白云,如仙女撒下的花瓣,轻轻地飘过山峦,飘过海面,飘向遥远……
⑤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中,让柔和的晚风轻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⑥吹吧!吹红了杜鹃,吹绿了柳丝,吹得柳叶儿絮絮细语:仿佛在切切诉说一个奇异的神话,在低吟一支爱与悲的曲子;吹吧,吹醒还在沉睡的人们哪!
⑦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然而关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将归焉何处?
⑧这时,一对情侣踏着夕阳余辉,徜徉于小溪畔,携手并肩,轻盈的笑声是那样甜蜜。啊!鸟语花香,处处给人以强烈的诱惑!春天,这幅旖旎的图画,有哪位大画家能描绘出万一呢?
⑨春天太可爱了,可是只有那么一刹那!有人说,不要让你青春的生命就此枯萎了,在你的生活中应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然而,美丽动人的故事,我只能在书本里去寻觅呢!
⑩于是,我又从地上拾起我的书本,低吟道:“三分暮色一分愁……”“纵然宝岛风光多,还有思乡一片心。”唉!这思家的一片心啊!有谁知道呢?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三分春色一分愁”中“愁”的含义。
“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为什么说这句中加点的“轻抚”一词用得好?
第④节作者凝视蓝天,浮想联翩。请你依据全文主旨补充出第④节的省略号省去的内容, 50字左右。
文章极力铺陈春的诱惑,春的温情,春的云霞,春的晚风,其作用是什么?
第⑦节描写了“倦鸟投林,牧童归家”的情景。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