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由图中竖线条符号部分分析得知该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 B.干旱 | C.泥石流 | D.台风 |
为了减轻上题中所述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 B.建设水利工程 | C.营造海防林 | 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 |
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 )
A.相对一致差异 | 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
C.差异整体 | D.地带非地带 |
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
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④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分别是我国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回答题P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
A.对流雨+台风雨 | B.地形雨+对流雨 |
C.台风雨+锋面雨 | D.锋面雨+地形雨 |
此次降水对P地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A.风化、侵蚀作用 | B.侵蚀、搬运作用 |
C.搬运、堆积作用 | D.风化、堆积作用 |
P地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是()
A.水土流失营造落叶阔叶林以保持水土 |
B.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种茶树为农民创收 |
C.土地盐碱化种植碱蓬等耐盐碱埴被 |
D.土地盐碱化遵循水盐运动规律适当引淡淋盐 |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题。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PS |
C.GIS |
D.人工科学考察 |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C.规定合理载畜量 |
D.防止过度樵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