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198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 )
①经济区域化进一步发展 ②欧盟各国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③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限额。”这一法律说明( )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
|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
|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
|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版图,其中变动最大的是( )
| A.爱琴海地区 | B.奥匈帝国 | C.德国 | D.法国 |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
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 外贸易 |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 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