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时这样论述:“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B.光荣革命 |
| C.颁布《航海条例》 | D.责任内阁制形成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
|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2 B.31 C.73 D.193
下图是中国近代广东的一家火柴厂的六耳火柴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这一时期 ( )。
| A.广东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
| B.“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 |
| 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
| D.轻工业发展较快 |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棵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 )
①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不包括 ( )。
| A.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机器生产 |
| B.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 |
| C.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潮流 |
| D.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化机器工业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