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域的一大课题,科学家模拟和十亿年前地球的还原性大气环境进行紫外线辐射实验(当时无臭氧层),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了与硝基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的
A.醇类 | B.羧酸类 | C.糖类 | D.氨基酸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气体中的少量C12 |
B.用图2所示装置检验加热时产生的乙烯 |
C.用图3所示装置在铁制品表面镀铜 |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c(H+)=10-13 mol/L的溶液中:NO3-、SO42-、K+、Na+ |
B.含Fe3+的溶液中中: Na+、K+、CH3COO-、HCO3- |
C.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Al(OH)4]-、NH4+、Cl-、NO3- |
D.空气中:SO2、NO、N2、NH3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容器 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 系能量的变化 |
||
N2 |
H2 |
NH3 |
||
① |
1 |
3 |
0 |
放出能量:23.15 kJ |
② |
0.9 |
2.7 |
0.2 |
放出热量:Q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
C.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
D.若容器①体积为0.5 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23.15 kJ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C9H12,其苯环上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10种
B.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如图所示,该有机物与CH3CH2CH2NO2互为同系物
C.2,2二甲基丙醇与 2甲基丁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D.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15H20O4
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2.7 g AlX溶液
Al(OH)3沉淀
方案②:2.7 g AlY溶液
Al(OH)3沉淀
NaOH和HCl的浓度均是3 mol/L,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和HCl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B.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 |
C.方案②中对应的O点HCl恰好反应完 |
D.X溶液显酸性,Y溶液显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