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9分)主题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

图二(地点:北平)

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4)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当今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1)材料一所说的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我国近代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
材料三: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材料三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事件相比,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综上所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俄国、日本应对“挑战”的结果有何不同?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凭借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起而抗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分)主要起草人是谁?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史实中,你有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满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 。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此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一事件?“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母邦”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去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几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改成为等社会丰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1)材料一中“轮船招商局”创办人是谁?请再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什么口号?
(2)材料二中提及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 “丰功伟绩”?
(3)从材料三中,列举“新兴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各一例。
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九十多年来”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党的成立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2)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曾与国民党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3)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1945年中共召开了七大,大会上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6)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你有何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