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9分)主题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

图二(地点:北平)

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4)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当今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你依据材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写出与之相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1) 图一涉及的运动(或事件)中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2) 图二涉及的运动(或事件)的领导人是哪两位?
(3) 图三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或事件)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为领导这一运动他建立了哪一个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他提出了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4)图四涉及的运动(或事件)中竖立了两大“旗帜”,分别是什么?
(5)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岁月沧桑,八十载,追风逐浪。掬泪祭,爱国英烈,义举悲壮。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忆昔日,江山妄,长城愤,谁可挡?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看神州,威力震寰宇,豪情放!”
(1)这首诗词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为纪念这一事件,我国政府设立了哪一个纪念日?
(2)这一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
(3)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四人前来应聘。
(1)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只填序号)
A:《法制在线》 B:《关爱民生》 C:《人与自然》 D:《和平使者》
墨子:孟子:
庄子:韩非子:
步骤二: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生活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卫生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2)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家学说。
生活委员:
卫生委员:
班长: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在我们这半个学期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人与人的和谐: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 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 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请你从儒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