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 | B.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 |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 | 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 |
《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 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 B.三公九卿制度 |
C.郡县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有人在评论某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时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A.夏、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魏晋南北朝时期 |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这是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该诗歌所表现的文学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B.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 |
C.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D.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神追求 |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观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 B.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
C.观看卓别林的电影作品 | D.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