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mol数与消耗的O2mol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A.小于1 | B.等于1.0 | C.大于1 | D.不能确定 |
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
C.甘油进入细胞 |
D.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
磷酸化是指在某些物质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基团,如三磷酸腺苷(ATP)就是由二磷酸腺苷(ADP)磷酸化而来。下列结构中不能发生ADP磷酸化的是
A.细胞溶胶 | B.叶绿体基质 |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 D.线粒体内膜 |
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A.①②⑤ | B.③⑦⑨ | C.③④⑧ | D.④⑤⑥ |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四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序号 |
植物材料名称 |
3mL13%H2O2 |
反应现象 |
|
反应速率 |
产生气泡多少 |
|||
1 |
――― |
+ |
缓慢 |
少量 |
2 |
马铃薯块茎 |
+ |
迅速 |
大量 |
3 |
苹果果实 |
+ |
慢 |
不多 |
4 |
胡萝卜直根 |
+ |
快 |
多 |
5 |
白菜叶柄 |
+ |
较快 |
较多 |
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不同植物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
C.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D.若用以上3g各器官研磨液,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