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 m/s,运动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 )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 s
B.这自开始计时起,1s末的速度是7 m/s
C.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1 m/s2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是5 m/s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落地速度是甲落地速度的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物体在以下三个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 N、6 N、8 N B.3 N、6 N、4 N
C.7 N、2 N、6 N D.5 N、9 N、15N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且细绳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为()

A. B. C.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