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
|
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2%,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1mol⋅L−1的盐酸进行滴定,完成下列问题:
(1)称取5.0g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配成500mL溶液备用;
(2)将标准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位置在“0”刻度以下,并记录下刻度;
(3)取25.00mL待测液。该项实验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除锥形瓶外)____________,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滴定到溶液颜色由_________色,色刚好变成 色为止;
(4)某同学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选用其中合理数据列出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c(NaOH)= 。
(5)由于错误操作,使得上述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填写编号)
A.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度数 |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取用25ml待测碱溶液注入锥形瓶进行滴定 |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装标准溶液来滴定 |
D.把配好的标准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然后用来滴定。 |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0.10mol•L-1NaOH标准溶液。
①配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等。
②称取_____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______。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装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
标准NaOH溶液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2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20.00 |
4.10 |
24.00 |
第三次 |
20.00 |
1.00 |
24.00 |
(3)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 mol/L(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
③给润洗后的滴定管中注入溶液时应________(填序号)
A.借助于漏斗 B.借助于玻璃棒 C.借助于烧杯 D.直接注入
④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下图操作_______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⑤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
A.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称量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如下图所示,取一块黄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钠会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且呈白烟状,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此反应及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B.白烟的生成说明产生了氯化钠分子
C.反应中钠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2)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_________,
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反应过程的本质就是_________。
(3)检验有Cl-生成,请补充实验步骤(可填满也不可填满)
①倒转集气瓶,加适量蒸馏水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Cl-生成。
为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表面黑色固体的成分,设计如下过程:
(1)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C、______中的一种或两种。
(2)验证假设:灼烧后的铜丝插入足量稀硫酸中,若溶液变蓝,说明必有__________;若溶液中有黑色不溶物,说明必有__________
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
(1)滴定时应选用 作指示剂;
(2)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3)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
(4)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含量(设样品中杂质为Na2CO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V(烧碱溶液)/mL |
V(HCl)/mL |
|
初读数 |
末读数 |
||
1 |
20.00 |
0.80 |
21.00 |
2 |
20.00 |
1.00 |
20.80 |
3 |
20.00 |
0.20 |
22.80 |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若某样品可能由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准确称取m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取配制好的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浓度为c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标准液v1ml,然后再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浓度为c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标准液v2ml(v1和v2均不为0),
根据v1和v2数值大小判断样品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①v1>v2 ②v1=v2 ③v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