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的文化遗产,它是

A.该国自然遗产的突出表现 B.该国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现
C.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 D.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诗句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白云。”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
①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面对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实际,2011年8月10日,我国做出“瓦良格”航母离开码头出海航行试验的决定。做出这一决定的认识论依据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C.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D.尊重真理,追求真理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诡辩论)、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诡辩论)、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