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两者相互滴加现象不同的是
A.FeCl3和NaOH | B.NaHCO3和HCl |
C.NaAlO2和HCl | D.AlCl3和NH3·H2O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④ | D.③④ |
将一定质量的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 6.72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 | B.14g | C.20g | D.4.6 g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
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不一定相等 |
下列对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先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HNO3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
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a+而不含K+ |
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D.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 Br2= 2Fe3+ + 2Br-,
②2Br-+ Cl2=Br2 + 2Cl-, ③2Fe3+ + 2I-= 2Fe2++ 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 |
B.反应②中当有1 mol Cl2被还原时,有2 mol Br-被氧化 |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 > I2 > Br2 > Fe3+ |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 Fe2+ > Br- > Cl- |